第360章对徐家就是君要臣死,对蓝玉就是救
嘶!
徐允恭大惊失色。
“这……这不可能吧!”
“没听说陛下有什么动作啊?”
徐妙锦说道。
“那可是陛下!”
“陛下能精心布局二十四年,让风雨飘摇的大明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智谋可不容小觑!”
徐允恭缓缓点头。
“不管怎样,咱们现在起码有了方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没头没脑。”
“先按计划行事,如果真有变故,到时候再想应对的办法。”
徐妙锦应了一声,可心里依旧七上八下。
立储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自从朱标去世后,洪武皇帝一直不动声色。
可帝王不该如此,除非他早已开始暗中布局。
但到底会是谁被立为储君呢?
洪武老爷子又会给徐家多少时间来自保?
若今年就是洪武皇帝收网的时候,当年胡惟庸、李善长的惨案会不会在徐家重演?
这些念头在徐妙锦心里翻来覆去。
徐家牵连的人实在太多,她不得不谨慎。
“好了,眼见着都要天亮了,五妹你也别想太多,咱们一步一步来。”
“现在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先睡吧。”
徐妙锦点点头。
三人出了徐妙锦的闺房,徐允恭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他看着徐膺绪和徐增寿,怒喝道。
“你们俩听好了!以后不许再和燕王有任何联系!把和他联络的人都断干净!别给自己找死!”
两兄弟吓得战战兢兢,连忙应道。
“是,是。”
徐允恭冷哼一声,说道。
“好好记住五妹的话,咱们兄弟三个,赶紧想想办法,弄清楚老爷子到底打算立谁为储君,也好早点让五妹分析应对策略!”
“是!”
入春后,应天也多了几分明媚的气息。
这两天天气放晴,倒是格外清爽。
朱小宝像往常一样,早起沿着秦淮河开始晨跑。
洪武二十五年,百姓们依旧享受着和平带来的美好生活,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执政者最大的政绩。
朱小宝前世今生都没经历过战争,他很难想象战火中的百姓会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也不敢想,靖难之后应天被攻破时,会有多少无辜百姓惨遭不幸。
上层权贵之间的争斗,最后承担后果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这份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需要有人守护并传承下去。
朱小宝沿着秦淮河跑了一圈后,像往常一样来到熟悉的摊贩前。
清晨时分,人还不算多。
有个老人坐在小摊前,捏起包子,便往嘴里送去。
马老头吃饭的模样,依旧狼吞虎咽的。
朱小宝兴致匆匆地走了过去。
“年过完啦?”
朱元璋乐呵呵地道。
“咱就知道你小子会来。”
说完,他对店家招招手。
“再来一屉包子。”
朱小宝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狼吞虎咽的模样,脸上满是慈祥的笑意。
“春种一棵树,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朱元璋突然吟了这么一句。
朱小宝愣了愣,问道。
“老爷子,您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发起感慨了?”
朱元璋笑着说。
“暂时还没啥大事,不过估计很快就会有了。”
“啊?什么事啊?”
朱元璋也没直接回答,只是说道。
“咱可都听说了,咱让你张扬点,可你也太张扬过头了!”
“不过也怪咱,是咱没料到,你这小子竟然文韬武略都有,比咱想象的还要厉害!”
“咱老头子都忍不住佩服啊!”
朱小宝笑道。
“这还不都是您老教导有方。”
说完,他又继续吃起了早餐。
朱元璋却冷不丁地问道。
“你跟徐家那丫头,现在怎么样了?”
“啊?”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问。
“可和好了?”
朱小宝摇了摇头。
朱元璋“噢”了一声,又问道。
“要是皇帝打算对徐家动手,你会怎么做?”
朱小宝心里一咯噔,愣愣地看着朱元璋,问道。
“老爷子,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笑而不语。
朱小宝吃完最后一个包子后,便拉着老爷子回了府。
“老爷子,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为什么突然说皇帝会对徐家不利?”
朱元璋苦笑着摇了摇头。
“咱也就是随口一说。”
朱小宝知道老爷子肯定是听到了什么。
他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下,沉思片刻后,说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是皇帝真对徐家有了动手的想法,徐家恐怕只能坐以待毙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又问道。
“那要是对蓝玉动手呢?你怎么办?”
朱小宝再次愣住,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个字。
“救。”
朱元璋笑问道。
“你刚才还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在又说要救,咱挺好奇,你打算怎么救?”
“你别忘了,对方可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朱小宝摇摇头,说道。
“皇权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如果借助神仙鬼怪这些呢?”
朱元璋好奇地问。
“此话怎讲?”
朱小宝解释道。
“要是皇帝想快刀斩乱麻,神权是唯一能救蓝玉的办法。”
“要是皇帝准备慢慢来,那现在就得想办法扩大淮西勋贵的影响力,让他们的势力渗透到朝廷的各个层面。”
朱小宝顿了顿,看着朱元璋问道。
“老爷子,您听说过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吗?”
“为何到了李唐时期,李世民那么强硬,却不敢轻易对世家大族动手?”
“又为何直到唐末黄巢起义,将世家大族大肆屠戮后,传承千年的世家才彻底衰败?”
朱元璋有些疑惑。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长远布局的力量!”
朱小宝说道。
“从现在开始谋划,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和财富,渗透到国家的人才选拔、财政、民生等各个关乎国朝未来发展的领域。”
“等他们的影响力足够大,动他们就会动摇国本,皇帝自然会有所顾忌。”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成为威胁当政者的庞大势力。”
朱元璋眯起眼睛,认真听着。
朱小宝接着说。
“我给您举个例子,就拿某个世家来说。”
“他们兴办书院,寒门子弟想出人头地,就得依靠他们出资出力,等这些寒门人才身居高位后,便会反过来回报世家。”
“如此,等人才的数量够多,朝廷高官都和这个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这个维持国家运转的平衡就不能轻易打破。”
“当世家把财富借给这些人才,就等于捏住了他们的把柄。”
“要是朝廷想动世家的核心人物,这些身居高位的人才就会想办法运作,最终帮世家脱罪。”
徐允恭大惊失色。
“这……这不可能吧!”
“没听说陛下有什么动作啊?”
徐妙锦说道。
“那可是陛下!”
“陛下能精心布局二十四年,让风雨飘摇的大明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智谋可不容小觑!”
徐允恭缓缓点头。
“不管怎样,咱们现在起码有了方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没头没脑。”
“先按计划行事,如果真有变故,到时候再想应对的办法。”
徐妙锦应了一声,可心里依旧七上八下。
立储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自从朱标去世后,洪武皇帝一直不动声色。
可帝王不该如此,除非他早已开始暗中布局。
但到底会是谁被立为储君呢?
洪武老爷子又会给徐家多少时间来自保?
若今年就是洪武皇帝收网的时候,当年胡惟庸、李善长的惨案会不会在徐家重演?
这些念头在徐妙锦心里翻来覆去。
徐家牵连的人实在太多,她不得不谨慎。
“好了,眼见着都要天亮了,五妹你也别想太多,咱们一步一步来。”
“现在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先睡吧。”
徐妙锦点点头。
三人出了徐妙锦的闺房,徐允恭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他看着徐膺绪和徐增寿,怒喝道。
“你们俩听好了!以后不许再和燕王有任何联系!把和他联络的人都断干净!别给自己找死!”
两兄弟吓得战战兢兢,连忙应道。
“是,是。”
徐允恭冷哼一声,说道。
“好好记住五妹的话,咱们兄弟三个,赶紧想想办法,弄清楚老爷子到底打算立谁为储君,也好早点让五妹分析应对策略!”
“是!”
入春后,应天也多了几分明媚的气息。
这两天天气放晴,倒是格外清爽。
朱小宝像往常一样,早起沿着秦淮河开始晨跑。
洪武二十五年,百姓们依旧享受着和平带来的美好生活,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执政者最大的政绩。
朱小宝前世今生都没经历过战争,他很难想象战火中的百姓会过着怎样的日子。
他也不敢想,靖难之后应天被攻破时,会有多少无辜百姓惨遭不幸。
上层权贵之间的争斗,最后承担后果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这份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需要有人守护并传承下去。
朱小宝沿着秦淮河跑了一圈后,像往常一样来到熟悉的摊贩前。
清晨时分,人还不算多。
有个老人坐在小摊前,捏起包子,便往嘴里送去。
马老头吃饭的模样,依旧狼吞虎咽的。
朱小宝兴致匆匆地走了过去。
“年过完啦?”
朱元璋乐呵呵地道。
“咱就知道你小子会来。”
说完,他对店家招招手。
“再来一屉包子。”
朱小宝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狼吞虎咽的模样,脸上满是慈祥的笑意。
“春种一棵树,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朱元璋突然吟了这么一句。
朱小宝愣了愣,问道。
“老爷子,您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发起感慨了?”
朱元璋笑着说。
“暂时还没啥大事,不过估计很快就会有了。”
“啊?什么事啊?”
朱元璋也没直接回答,只是说道。
“咱可都听说了,咱让你张扬点,可你也太张扬过头了!”
“不过也怪咱,是咱没料到,你这小子竟然文韬武略都有,比咱想象的还要厉害!”
“咱老头子都忍不住佩服啊!”
朱小宝笑道。
“这还不都是您老教导有方。”
说完,他又继续吃起了早餐。
朱元璋却冷不丁地问道。
“你跟徐家那丫头,现在怎么样了?”
“啊?”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问。
“可和好了?”
朱小宝摇了摇头。
朱元璋“噢”了一声,又问道。
“要是皇帝打算对徐家动手,你会怎么做?”
朱小宝心里一咯噔,愣愣地看着朱元璋,问道。
“老爷子,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笑而不语。
朱小宝吃完最后一个包子后,便拉着老爷子回了府。
“老爷子,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为什么突然说皇帝会对徐家不利?”
朱元璋苦笑着摇了摇头。
“咱也就是随口一说。”
朱小宝知道老爷子肯定是听到了什么。
他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下,沉思片刻后,说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是皇帝真对徐家有了动手的想法,徐家恐怕只能坐以待毙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又问道。
“那要是对蓝玉动手呢?你怎么办?”
朱小宝再次愣住,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随后,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个字。
“救。”
朱元璋笑问道。
“你刚才还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在又说要救,咱挺好奇,你打算怎么救?”
“你别忘了,对方可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朱小宝摇摇头,说道。
“皇权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如果借助神仙鬼怪这些呢?”
朱元璋好奇地问。
“此话怎讲?”
朱小宝解释道。
“要是皇帝想快刀斩乱麻,神权是唯一能救蓝玉的办法。”
“要是皇帝准备慢慢来,那现在就得想办法扩大淮西勋贵的影响力,让他们的势力渗透到朝廷的各个层面。”
朱小宝顿了顿,看着朱元璋问道。
“老爷子,您听说过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吗?”
“为何到了李唐时期,李世民那么强硬,却不敢轻易对世家大族动手?”
“又为何直到唐末黄巢起义,将世家大族大肆屠戮后,传承千年的世家才彻底衰败?”
朱元璋有些疑惑。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长远布局的力量!”
朱小宝说道。
“从现在开始谋划,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和财富,渗透到国家的人才选拔、财政、民生等各个关乎国朝未来发展的领域。”
“等他们的影响力足够大,动他们就会动摇国本,皇帝自然会有所顾忌。”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也会成为威胁当政者的庞大势力。”
朱元璋眯起眼睛,认真听着。
朱小宝接着说。
“我给您举个例子,就拿某个世家来说。”
“他们兴办书院,寒门子弟想出人头地,就得依靠他们出资出力,等这些寒门人才身居高位后,便会反过来回报世家。”
“如此,等人才的数量够多,朝廷高官都和这个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这个维持国家运转的平衡就不能轻易打破。”
“当世家把财富借给这些人才,就等于捏住了他们的把柄。”
“要是朝廷想动世家的核心人物,这些身居高位的人才就会想办法运作,最终帮世家脱罪。”
ַhttps://mdlly.com/xs/2/2079/541916.htmlֻûhttps://mdlly.comܸʵĶ顣
ܰʾ س[Enter] Ŀ һҳ һҳǩ´μͽڴ˾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