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朱元璋:县官查完了,查京官
杨靖盯着朱小宝,身子一下子僵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十分僵硬。
“呵呵,冒昧问一句,朱公子,您爷爷是做什么的呀?”
朱小宝也没打算隐瞒,说道。
“杨大人应该认识他,你们呈上去的奏疏应该都会送到他那里。”
杨靖忍不住惊呼。
“陛……陛下?”
朱小宝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摆摆手。
“杨大人误会了,我爷爷是殿阁学士,杨大人可别乱说,不然我指不定又要被关进这里了。”
杨靖看着朱小宝,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智障。
上次来探他的老头儿,明明就是洪武老爷子啊,哪是什么殿阁学士?
殿阁大学士哪有那么大的权力能来刑部?
杨靖心里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看向朱小宝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若陛下真的是朱小宝爷爷,那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似乎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可这也太奇怪了吧!
杨靖看着朱小宝,不动声色地笑问道。
“朱公子,您是不是老爷子认的干孙子啊?”
朱小宝有些疑惑。
“杨尚书怎么知道?”
杨靖笑了笑。
“呵呵,我就是随口猜的,不知道朱公子的亲生父母还健在吗?”
朱小宝摇了摇头。
“这样啊,真是不好意思,朱公子还请节哀。”
杨靖眼神闪烁地回应道。
朱小宝拱手问道。
“杨大人还有其他事吗?”
有!
当然有啊!
杨靖差点就脱口而出了,但突然反应过来朱小宝这是要走了。
他只好把满心的疑问都咽了回去,笑着说道。
“没事了,没事了。”
朱小宝点头道。
“好,那杨大人您忙。”
杨靖应了一声,想了想又道。
“我找几个小吏,帮您把牢房里的东西收拾好后,给您送回府上,不知朱公子府上在何处?”
朱小宝不卑不亢地笑道。
“多谢杨大人。”
随后,便把自己府邸的住址告诉了杨靖。
杨靖点点头,便背着手离开了。
转身后,杨靖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今日这番交谈,可把他给惊到了。
他之前就觉得朱小宝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爷孙关系。
虽然朱小宝说是认的……
可这关系,还真是够奇特的。
杨靖走进了雨幕中,被雨水湿透了,却依旧浑然不觉。
认的?
洪武老爷子曾今的确认过几个义子,可从来没听说他认过干孙子啊!
眼下宫廷内外都在关注立储的事情,老爷子哪有闲工夫去认孙子?
可若不是认的,难道是亲孙子?
杨靖眼睛突然瞪大,整个人像筛糠一样颤抖起来。
“杨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雨这么大,您怎么一直在雨里走啊?”
刑部侍郎快步走来,给杨靖撑起了伞。
杨靖看了一眼旁边的刑部二把手,沉声问道。
“明笙,你可还记得皇明嫡长孙?”
刑部侍郎李明笙愣了一下,说道。
“那不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皇明嫡长孙薨后没多久,八百多个太监和上千御林军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那案子是锦衣卫负责查办的,我也就是听说了一些,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你说,皇明嫡长孙他……会不会没死?”
杨靖突然问道。
李明笙一脸的疑惑。
“您说什么?”
杨靖背着手,再次朝雨幕中走去。
“别给我撑伞了,我想自己静一静。”
“你去把朱公子的东西送回他府上,记住,态度恭敬点。”
李侍郎听了,顿时愣住了。
“我一个正四品的刑部侍郎,刑部二把手,去给一个刚出狱的人送东西?”
“这也太丢面子了吧!”
日落时分,谨身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这时,大门被缓缓推开。
“陛下。”
左都御史暴昭走了进来。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声道。
“说说你查的结果。”
暴昭赶忙说道。
“参与包庇文英豪的,有江宁知县王安平、江宁佐贰官刘奋、江宁县刑科主事曹卫,还有马河县知县、马河刑科主事……”
“这些人受了文豫章的指使,事后不给百姓立案。”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另外,江宁、马河、上元三县的吏科主事,帮着文英豪查询百姓的住址和户籍档案,还把这些信息透露给他,方便文英豪去威胁、玷污女子。”
暴昭继续汇报。
“目前涉案的官吏共有二十余名,其中,吏部造册发俸禄的流内正经科途官十二人,还有各县衙自己招募的流外官,像捕快之类的,有九名。”
朱元璋看着暴昭,问道。
“就这些了?”
暴昭心里一紧。
“启奏陛下……再查下去,就是京官了……”
朱元璋冷声道。
“京官就高人一等吗?京官难道不是为百姓办事的吗?”
“朕要的是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好官,不是那些残害百姓、欺压百姓的权贵!”
“继续查!一查到底!”
暴昭吓得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说道。
“遵旨!”
朱元璋冷哼一声。
“把这些人的罪行张贴在皇榜上,将他们绑起来送到菜市口,咱不砍他们的头,让百姓们自己去处置!”
“另外,这些涉案官吏的后代,女眷全部充入教坊司,男丁可留个全尸,但必须以杖刑毙之!”
暴昭听了,脸颊微微抽搐。
老爷子这手段也太狠了吧!
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皇爷爷。”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轻柔的呼唤。
朱元璋挥了挥手,对暴昭说道。
“你去办差吧。”
谨身殿内,灯火通明。
天空中仅存的那一丝亮光,在绵绵春雨的笼罩下,也逐渐黯淡了下去。
谨身殿规模宏大,常年点着长明灯。
只有这长明的灯火,才能让这宽敞的殿宇,时刻保持光明。
朱允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缓缓进了大殿。
“皇爷爷,您饿了吧?孙儿为您煮了些面。”
朱元璋轻轻应了一声,示意朱允炆把碗放在案几上。
“你这孩子有心了,来找爷爷,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朱允炆听了这话,默默在地上跪了下来。
朱元璋心里明白朱允炆的来意,却故意问道。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呵呵,冒昧问一句,朱公子,您爷爷是做什么的呀?”
朱小宝也没打算隐瞒,说道。
“杨大人应该认识他,你们呈上去的奏疏应该都会送到他那里。”
杨靖忍不住惊呼。
“陛……陛下?”
朱小宝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摆摆手。
“杨大人误会了,我爷爷是殿阁学士,杨大人可别乱说,不然我指不定又要被关进这里了。”
杨靖看着朱小宝,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智障。
上次来探他的老头儿,明明就是洪武老爷子啊,哪是什么殿阁学士?
殿阁大学士哪有那么大的权力能来刑部?
杨靖心里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看向朱小宝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若陛下真的是朱小宝爷爷,那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似乎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可这也太奇怪了吧!
杨靖看着朱小宝,不动声色地笑问道。
“朱公子,您是不是老爷子认的干孙子啊?”
朱小宝有些疑惑。
“杨尚书怎么知道?”
杨靖笑了笑。
“呵呵,我就是随口猜的,不知道朱公子的亲生父母还健在吗?”
朱小宝摇了摇头。
“这样啊,真是不好意思,朱公子还请节哀。”
杨靖眼神闪烁地回应道。
朱小宝拱手问道。
“杨大人还有其他事吗?”
有!
当然有啊!
杨靖差点就脱口而出了,但突然反应过来朱小宝这是要走了。
他只好把满心的疑问都咽了回去,笑着说道。
“没事了,没事了。”
朱小宝点头道。
“好,那杨大人您忙。”
杨靖应了一声,想了想又道。
“我找几个小吏,帮您把牢房里的东西收拾好后,给您送回府上,不知朱公子府上在何处?”
朱小宝不卑不亢地笑道。
“多谢杨大人。”
随后,便把自己府邸的住址告诉了杨靖。
杨靖点点头,便背着手离开了。
转身后,杨靖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今日这番交谈,可把他给惊到了。
他之前就觉得朱小宝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是爷孙关系。
虽然朱小宝说是认的……
可这关系,还真是够奇特的。
杨靖走进了雨幕中,被雨水湿透了,却依旧浑然不觉。
认的?
洪武老爷子曾今的确认过几个义子,可从来没听说他认过干孙子啊!
眼下宫廷内外都在关注立储的事情,老爷子哪有闲工夫去认孙子?
可若不是认的,难道是亲孙子?
杨靖眼睛突然瞪大,整个人像筛糠一样颤抖起来。
“杨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雨这么大,您怎么一直在雨里走啊?”
刑部侍郎快步走来,给杨靖撑起了伞。
杨靖看了一眼旁边的刑部二把手,沉声问道。
“明笙,你可还记得皇明嫡长孙?”
刑部侍郎李明笙愣了一下,说道。
“那不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皇明嫡长孙薨后没多久,八百多个太监和上千御林军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那案子是锦衣卫负责查办的,我也就是听说了一些,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你说,皇明嫡长孙他……会不会没死?”
杨靖突然问道。
李明笙一脸的疑惑。
“您说什么?”
杨靖背着手,再次朝雨幕中走去。
“别给我撑伞了,我想自己静一静。”
“你去把朱公子的东西送回他府上,记住,态度恭敬点。”
李侍郎听了,顿时愣住了。
“我一个正四品的刑部侍郎,刑部二把手,去给一个刚出狱的人送东西?”
“这也太丢面子了吧!”
日落时分,谨身殿内依旧灯火通明。
这时,大门被缓缓推开。
“陛下。”
左都御史暴昭走了进来。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声道。
“说说你查的结果。”
暴昭赶忙说道。
“参与包庇文英豪的,有江宁知县王安平、江宁佐贰官刘奋、江宁县刑科主事曹卫,还有马河县知县、马河刑科主事……”
“这些人受了文豫章的指使,事后不给百姓立案。”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另外,江宁、马河、上元三县的吏科主事,帮着文英豪查询百姓的住址和户籍档案,还把这些信息透露给他,方便文英豪去威胁、玷污女子。”
暴昭继续汇报。
“目前涉案的官吏共有二十余名,其中,吏部造册发俸禄的流内正经科途官十二人,还有各县衙自己招募的流外官,像捕快之类的,有九名。”
朱元璋看着暴昭,问道。
“就这些了?”
暴昭心里一紧。
“启奏陛下……再查下去,就是京官了……”
朱元璋冷声道。
“京官就高人一等吗?京官难道不是为百姓办事的吗?”
“朕要的是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好官,不是那些残害百姓、欺压百姓的权贵!”
“继续查!一查到底!”
暴昭吓得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说道。
“遵旨!”
朱元璋冷哼一声。
“把这些人的罪行张贴在皇榜上,将他们绑起来送到菜市口,咱不砍他们的头,让百姓们自己去处置!”
“另外,这些涉案官吏的后代,女眷全部充入教坊司,男丁可留个全尸,但必须以杖刑毙之!”
暴昭听了,脸颊微微抽搐。
老爷子这手段也太狠了吧!
这是要斩草除根啊!
“皇爷爷。”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轻柔的呼唤。
朱元璋挥了挥手,对暴昭说道。
“你去办差吧。”
谨身殿内,灯火通明。
天空中仅存的那一丝亮光,在绵绵春雨的笼罩下,也逐渐黯淡了下去。
谨身殿规模宏大,常年点着长明灯。
只有这长明的灯火,才能让这宽敞的殿宇,时刻保持光明。
朱允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缓缓进了大殿。
“皇爷爷,您饿了吧?孙儿为您煮了些面。”
朱元璋轻轻应了一声,示意朱允炆把碗放在案几上。
“你这孩子有心了,来找爷爷,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朱允炆听了这话,默默在地上跪了下来。
朱元璋心里明白朱允炆的来意,却故意问道。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https://mdlly.com/xs/2/2079/541782.htmlֻûhttps://mdlly.comܸʵĶ顣
ܰʾ س[Enter] Ŀ һҳ һҳǩ´μͽڴ˾ٱ